
▲餘三館。

▲鄭成功紀念館。

▲坦克。
想要隱藏的部分
一八七五的春天,住在彰化埔心鄉的商人涂心,往返中南部,於高雄教會聽了神父講解教義,內心非常感動!回來埔心鄉於朋友分享,興起請神父來埔心傳教,這場美好的邂逅,意外開啟羅厝百年教堂歷史,經歷清領、日治、國民政府三個朝代,發生大大小小的故事,如今物換星移,美國鄉村式教堂仍保留許多珍貴文物,環境靜謐而舒適。當教堂鐘聲響起,祥和而平靜,沈澱心靈。幸福的福音仍深植人心!
摘自:彰化埔心旅遊、彰化縣府資訊旅遊網
明治31年(1898)永靖庄陳汝甘、魏尚瑩及地方士紳發動募款,倡議興建學校,明治32年2月獲准設立「永靖公學校」,創校之初,於三山國王廟旁空地興建簡易教室,至明治36年(1903)才將校舍遷至今日現址。
光復後,學校宿舍成為單身宿舍,民國48年後逐漸改為有眷屬的宿舍。永靖公學校宿舍為日式木構建築,基座架高有助於通風,防止地板的潮濕,宿舍外觀為檜木雨淋板,當時宿舍內已採用預鑄式的蹲式馬桶與小便斗,為現代化的衛生設備。
民國91年永靖公學校登錄為歷史建築,同年由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重建推動委員會暨文建會補助進行修復,民國94年完成修復並委外由民間經營管理。
目前由彰化縣文化局委外經營為“永靖公學校庭園咖啡”,其餐點以日式料理為主,在宿舍裡喝著咖啡與下午茶令人回味快樂的童年,而永靖鄉的古早味─「永靖枝仔冰」,在“永靖公學校庭園咖啡”也可以買的到喔!
摘自: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、彰化縣文化行春
黃耀南,幼名丙丁,字紹南,號樸亭。生於同治十年(1871),卒於民國二十三年(1934),享壽六十三歲。清領時期政府封官為「都司」,日本時祺政府命官當「大埔心區長」,一生辦學校、興水利,鋪路造橋,為鄉里造福,對埔心鄉開發做出莫大貢獻。黃耀南體魄強健;十歲習武,每天勤奮習武練身,二十歲參加台灣巡府部院兼提督學政辦的歲試,獲第二名。隨後進入彰化縣學武生,榮獲授紫金花紅標帶〈金牌〉。二十三歲,到大陸福建省參加「全省特旨恩科鄉試」,高中第三十名「武舉人」,獲得光緒皇帝頒賜華綵旗匾一面,金八十大圓。賜宴,欽命兵部侍郎,授以「都司」官銜。據說裡面有匾額、石鎖,還有大關刀,雖說是故居,但是房屋還是有在居住的,在沒有事先會之的狀況下,很難這樣冒昧的拜訪,就在門口拍了一張照紀錄一下。(好像在偷拍,感覺很怪,被抓到應該不會被轟殺出去吧? = =)
摘自:彰化埔心旅遊、資料
二代機完成換裝後,早期保衛台海安全的汰舊軍機,現在成為各方極力爭取展示的搶手貨,而在彰化的溪湖鎮卻已爭取了近10架的除役軍機和武器裝備,並將率先成立全國首座軍機公園,為當地發展另類的新觀光景點。
軍機公園為新觀光景點,公園內有軍用坦克車、令人懷舊的「老母雞」飛機及戰鬥機,諾大的飛機,頗為壯觀,可想像自己在天空遨翔的夢想。設有兒童遊戲設施:溜滑梯、盪鞦韆,且下面有軟墊的保護措施,是大人、小孩兩相宜的去處。
摘自:環球旅遊網
貝殼廟採用貝殼及珊瑚所建造而成,供奉主神三清道主及元始天尊、三官大帝、玉皇大帝。廟宇的黃創辦人利用閒聊之餘四處收集貝類材料,花了近二十年時間,才逐漸完成這座廟宇(引用自彰化縣政府(2004),迷人的所在-彰化縣旅遊導覽手冊)。路線就跟往鹿港一樣,沿著76號東西向往西,走到一座像藍色拱橋的地方再左轉進沿海路,就可以看到前往貝殼廟的指標。越走越偏僻,漸漸看到一座白色的圍牆,仔細一看,才發現那是用貝殼所裝飾的牆壁,雖然資料寫這不是陰廟,不過它卻座落在墳墓附近,要進去參觀還是需要一點勇氣,還好今天去的時候有一團老人團,才不至於太孤單。
摘自:彰化縣旅遊資訊網
番婆村砲台建於民國三十二年,相片─番婆村砲台直徑六公尺,高十二公尺,內部有二層地下室,最底下還有一口水井,地上則是三層的鐘罩形砲台,外觀與一般平房無異,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該棟建築只是一座荒廢的小屋,當入內一看,發現厚達一米二的牆壁及拐了好幾個彎的入口通道後,眼前的景物頓時將人們帶回那炮火轟隆的戰爭年代,發人深省。其鐘罩形砲台造型特殊,不僅全台罕見,縣內亦絕無僅有。
摘自:福興鄉公所
埔東派出所舊廳舍創建於日昭和年間 (1940) ,磚木石混合材料構造。正面為一長方形體上接三角形山牆及兩坡屋頂,建築物抬高兩階。牆身為磚砌,臺基部分為洗石子。正面面材貼有黃色磁磚,周圍以洗石子收邊,其開窗及雙開門上皆設有極為凸出之水泥作洗石子面材雨庇,正門兩側附壁柱,面施有雙色之洗石子面材,上面山牆部分以不同色之磁磚作裝飾,中間貼有一似舌形之塊面體,為舊有警徽之放置處(資料來源:彰化縣文化局)。一轉進中正路沒多久就看到這間警察局,不過出乎意料的是,這間資料上的舊派出所,就在派出所隔壁!想進去參觀,還得從派出所正門進去才行,雖然我沒有作奸犯科還是什麼的,但是要進警察局感覺還是怪怪的,只能很俗仔在外面偷看... = =
摘自:彰化縣政府資訊旅遊網
彰化縣埔鹽國中因校地紛爭,老舊的教室遭查封,校長紀寶活作畫義賣並捐款,積極搶救學校,一年來已賣出廿多幅畫作,為學校募得上百萬元。昨天他說:「鄉下學校若連校舍問題都沒辦法解決,學生會不斷流失。」一開始是在新聞上看到的,我對這位紀校長很有印象,要是沒記錯的話,他是我國小同學的老爸。小時後會記得人家老爸的名字是很奇怪的事,不過因為這位校長的名字很特別,所以才有印象吧?不管如何,還是希望埔鹽國中能夠解決目前所遭遇的問題。
摘自:埔鹽鄉全球資訊網
埔鹽鄉糯米風味坊原為台糖公司溪湖糖廠之溪湖原料站,也是埔鹽五分車站,屬於國有土地,經公所申請撥用後取得管理權。日據時代即起造的舊肥料倉庫原為埔鹽鄉農會所有,經捐贈倉庫給公所後並保留了昔日米糠、竹片糊成特殊的牆面結構,裡頭裝置陳年的煤油燈燈座,早年臼米的石舂臼,以及風鼓車等,都隱隱散發出穀倉悠久歷史的風殊。
摘自:彰化縣旅遊資訊網
在民國四十五年時,美國學生葛伯納與妻子葛瑞黛,在農委會前身農復會安排下,到埔鹽鄉新興村居住了一年半,回國後以新興村為背景,寫了「小龍村-蛻變中的台灣農村」的博士論文,夫妻倆雙雙獲得大學教授的資歷…
摘自:彰化旅遊網
王功早在中國清朝時期就已經是台灣重要及繁榮的港口之一,因此當時有「一府、二鹿(鹿港)、三艋舺、四寶斗、五番挖」之說,其中「府」為台灣府(今台南市安平港),「鹿」是指鹿港,「寶斗」是北斗鎮的舊稱,而「番挖」則是今日芳苑鄉境內北斗附近地區的古名,後面三者皆是早年彰化縣境內重要的臨海港口。一到王功,就在港邊休息一下,看著跨海大橋,望著遠方的大海,一腳踩著港口邊的水泥塊,帥氣的迎著海風,拿出我早上吃一半的燒餅油條,繼續我的早餐!誰說一定要憂鬱的抽一根煙才比較帥? XD
摘自:WIKI
福海宮站地甚廣,坐東朝西,廟埕豎立兩座旗桿,右後方有一座福海公園,右前方則有一口水井稱為「龍泉井」,由於水質甘甜,特別加裝水龍頭及保特瓶方便遊客取用帶回。正殿古僕莊嚴,黑面媽祖坐鎮神殿中,千里眼、順風耳侍立於前。後殿樓高三層,備有膳房供住宿,二樓為圓通寶殿,供俸觀世音菩薩,十八羅漢。三樓為凌霄寶殿,俸侍玉皇大帝。再往南,準備走斗苑路到二林的時候,會經過福海宮,這裡算是芳苑的信仰中心。不知道是不是錯覺,一樓屋簷特別的矮,配上外面的大牌樓,有點不搭調,而且牌樓和廟的正殿不是平行的?第一次看到廟有這種奇怪的建法。今天剛好有活動,不方便參觀,只好在外面拍張照囉。
摘自:HERE
關於雲豹的一些試乘心得: 不鏽鋼的Gravel車尺寸M號,騎起來尺寸剛好,Stack稍高坐姿不會太趴,車胎配34C,騎起來非常舒服。不過,提速沉了些,刻意用公路車巡航方式騎乘,保持一定的迴轉數體力會消耗的比較快。 至於鈦合金的Gravel車,騎起來比較輕快,輪胎寬度一樣是34C,...